用于控制面源污染時,雨水調蓄池的有效容積可按下式計算:
V=3600ti(n-n0)Qdrβ(4.14.4)
式中:V——調蓄池有效容積(m);
ti——調蓄池進水時間(h),宜采用0.5h~1h,當合流制排水系統(tǒng)雨天溢流污水水質在單次降雨事件中無明顯初期效應時,宜取上限;反之,可取下限;
n——調蓄池運行期間的截流倍數(shù),由要求的污染負荷目標削減率、當?shù)亟亓鞅稊?shù)和截流量占降雨量比例之間的關系求得;
n0——系統(tǒng)原截流倍數(shù);
Qdr——截流井以前的旱流污水量(m/s);
β——調蓄池容積計算安全系數(shù),可取1.1~1.5.
用于削減排水管道洪峰流量時,雨水調蓄池的有效容積可按下式計算:
V=[-(0.65/n+b/t·0.5/(n+0.2)+1.10)lg(α+0.3)+0.215/n]·Q·t(4.14.5)
式中:V——調蓄池有效容積(m);
α——脫過系數(shù),取值為調蓄池下游設計流量和上游設計流量之比;
Q——調蓄池上游設計流量Q(m/min);
b、n——暴雨強度公式參數(shù);
t——降雨歷時(min),根據(jù)式(3.2.5)計算。其中,m=1.
用于提高雨拆臘水利用程度時,雨水調蓄池的有效容積應根據(jù)降中游雨特征、用水需求和經(jīng)濟效益等確定。
4.14.7雨水調蓄池的放空時間,可按下式計算:
to=V/3600Q'η(4.14.7)
式中:to——放空時間(h);
V——調蓄池有效容積((m);
Q'——下游排水管道或設施的受納能力(m/s);
η——排放效率,一般可取賣御銷0.3~0.9.